施设卡没有VP值,也即是说建造施设或破坏施设并不会增加任何一方的VP值。但是如果某一方累计建成了2个施设的话,便会增加1个VP值。另外有个别卡片的特殊效果可以令施设建成后增加VP值。
总大将卡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卡片了,一般都很稀有。游戏初期是没有总大将卡的,而总大将卡亦不是战斗所必需的,没有总大将卡亦可以正常进行战斗(我个人认为总大将卡反而是鸡肋,不用更好,个人意见而已)。总大将卡即使被采用了也不记入50张出战卡片之内,更不用手动出卡,只要你采用了某张总大将卡的话,那么之后的每场战斗里,在战斗刚开始掷硬币决定行动先后之前,便一定会自动亮出这张总大将,然后此总大将卡的卡片效力便会在整场战斗中一直生效,就相当于一个整场战斗都有效的异常状态。敌人也同样有可能亮出总大将卡。

总大将卡和人物卡基本相同,只是没有攻击力、兵力、建设力,没有纹章,也没有link,而总大将卡所发挥作用的只是他的卡片效果,以及他的阵营。总大将卡并不是随意使用的,你采用了1张总大将卡以后,你就只能选择与此总大将具有相同阵营的人物卡出战,而与此总大将卡的阵营没有任何相同的人物卡便无法使用了。这一点必须要深思熟虑,在没有总大将卡的时候,自己可以任意选择出战人物卡,而有了总大将卡以后,势必会使很多你喜欢的主力人物卡无法上场,这就是有得必有失(所以我从来不用总大将卡,非常之不爽)。而职人、自由这2种类型的人物卡因为没有任何阵营,所以无论采用哪个总大将,他们都不会受阵营限制,都可以使用。另外,总大将卡最多只能采用其中的1个。 注意:总大将卡一旦在战斗开始时亮出,即表示此总大将卡上描绘的这名角色自始至终留在场上,那么这样就牵涉到了人物重复的问题,在整场战斗中,敌我双方里和这名总大将卡所描绘的角色相同的角色卡便无法再出。具体请参照后面的名词解释里的相关内容。
除了以上的几种卡片以外,游戏中还有一类非常特殊的卡片,这类卡片即是从编号192--编号250的卡片,它们之中除了3种是前面的人物卡没有的(アナベル、マクドール、ゴルドー)以外,其他的卡片都和前面的人物卡里的一些人物一模一样,当然,是指卡片的描绘和卡片名称。这一类卡片全部都是白银色的,一看就很稀有,没错,这一类卡片基本都是前面的人物卡里的同样人物的强化版,也就是网络游戏里面说的“极品”(同一件装备但效果更好)。而且,此类白银卡的卡片效果也基本遵从前面的人物卡里的同样人物的卡片效果,只有极个别几种的卡片效果做了改动。另外,此类白银卡里还包含4种总大将卡,也即是前面的总大将卡里的某4种的白银版,当然,总大将的效果也不一样了。一般来说,白银卡都会是玩家优先采用的战斗主力。白银卡才是幻想水浒传卡片传说里真正值得收集的一类卡片,其他的卡片都非常容易收集,只有白银卡全都非常稀有,不要说批量获得了,有很多种即使只拿1张都要花去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它们基本都在迷宫里的稀有怪物身上,这些稀有怪物本来出现几率就比较低,再加上打败它们后掉落白银卡的几率还相当低,实在是不敢想象了。除此之外,白银卡还可以在迷宫中随机碰见一些人物,与他们战斗胜利后随机得到,几率稍微高一些,不过人物出现的条件,出现的时间段,出现的场地,都是有讲究的。总之,收集白银卡是全卡片收集中最难的一个环节,也是我认为最有成就感的运动…………

二章 §名词解释§ 底卡--即战斗中等待被采用的卡片,战斗中每一轮补充卡片都是从底卡里补充。 废弃卡--即已经使用过,被舍弃的卡片,也即是卡片的回收站。这里对新玩家说明一点,废弃卡不代表卡片丢失,只是在本场战斗中不能再使用而已,战斗结束后又会回到底卡里的。幻想水浒传·卡片传说里除了在训练所里或迷宫里和别人交换卡片,迷宫里和随机遇见的特殊人物战斗失败被抢走卡片,以及便卖卡片以外,是不会出现其他任何情况使玩家的卡片丢失的,大可不用杞人忧天。 手上的卡片--指玩家在战斗中目前手上持有的卡片,最多6张(如果建成了施设図書館的话便是7张),每一轮战斗过后都会从底卡里补充满6张。 交换卡片--这里所说的交换和刚才说的在训练所里或迷宫里和别人交换卡片是不一样的,这里是战斗中的交换卡片,指的是把手上的卡片放回到底卡里,然后从底卡里再另拿同样数目的卡片放到手上,放进底卡里的卡片还是可以再补充上来的。 舍弃卡片--和交换卡片不同,是指把卡片扔到废弃卡里,本场战斗无法再使用。 补充卡片--即从底卡里抽取卡片放到手上,把手上的卡片数量补满6张。 洗卡--俗称的洗牌……每场战斗刚开始时都会自动洗卡的,战斗进行中也会因为一些人物卡的特殊能力而洗卡。 台面上--即整个战斗的平台上。台面上包括各个任务施设,以及敌我双方已完成的驻留状态的任务施设。 任务里、施设里--相对于台面,这是指在单个的任务里或施设里,也即是说,某些人物的能力只在当前任务或施设里有效,而效果并不能达到台面上的其他未完成的任务施设里。 任务完成--任务里某一方率先达到胜利所需要的总攻击力或任务里双方交战后某一方剩余的兵力达到胜利所需要的总兵力,那么任务便由此方完成,此方选择1名已出战的角色驻留在此任务上,任务相应的VP便由此方取得。 任务未完成--任务里敌我双方均PASS或双方均出完手上的卡片或一方PASS另一方出完卡片后仍然双方都没有达到胜利所需要的总攻击力,或者任务里剩下来的一方的剩余兵力数没有达到此任务卡要求的兵力数,那么此任务便进入未完成的停滞状态,双方的出战角色仍然留在此任务里,而双方则进入卡片补充,之后再选择进入某个未完成的任务里继续战斗。 任务破坏--如果任务里某一方的出战角色达到了上限9名,任务仍然没有完成的话,那么便不再进入未完成状态,任务本身被破坏,出战角色全部舍弃,此任务无效,双方均不增加VP;当任务一騎打ち或任务一騎打ち2里双方攻击力相同的话,任务也被破坏;另外个别人物的卡片效果也会直接破坏当前任务。 施设建成--施设的建设方率先达到需要的总建设力的话,施设便建成,建设方选择1名已出战的角色驻留在此施设上,施设的效果也开始发挥。 施设破坏--施设的破坏方率先达到需要的总攻击力的话,施设便被破坏,不需要驻留;如果施设里某一方的出战角色达到了上限9名,施设仍然没有建成或破坏的话,那么施设也自动破坏,不过这种情况相当少见,一般来说不会到9个人还没有结果。 施设未完成--施设里敌我双方均PASS或双方均出完手上的卡片或一方PASS另一方出完卡片后仍然没有达到建成所需要的总建设力,或者破坏所需要的总攻击力,那么此施设便进入未完成的停滞状态,双方的出战角色仍然留在此施设里,而双方则进入卡片补充,之后再选择进入某个未完成的施设里继续战斗。 人物重复--在每场战斗里,每1位角色在台面上只能有1名,必须等这名角色被舍弃了,才能再出此角色,无论此角色是己方还是敌方。如果台面上的当前任务或施设里或其他未完成的任务施设里已经有了某角色在场,那么玩家手上相同的角色卡就会标有一个“ユニーク”,表明此角色已重复,无法再出此角色卡。注意,某个人物的普通卡和白银卡虽然不是同1种卡片,但是仍然是同1个人物,也会重复。而被驻留的人物,以及总大将卡对应的人物,都是判定为一直留在台面上的,这些角色在整场战斗里无法再使用。 特殊--平常的时候,不能使用的卡片会标记一个“×”,可以使用的卡片会标记“○”,但是也有一些时候卡片同时还会标记“特殊”,这时指什么呢?标记“特殊○”的,表示此卡片是由于某人物卡或任务施设卡的特殊效果而能够使用,一般都是指协力攻击;标记“特殊×”的,表示此卡片是由于某人物卡或任务施设卡的特殊效果规则而不能使用,比如任务偵察的卡片规则是攻击力3以上的人物不能出卡,那么在此任务里,凡是攻击力3或以上的角色卡都会标记“特殊×”。 背叛--拥有“[裏]”能力的角色,当对方出了同样的角色后,此角色卡就会标记“アンチ”,这时出此角色卡的话,就会发动背叛效果。 攻击力值变化、兵力值变化、建设力值变化--在战斗中玩家经常会看见一个现象:某角色卡出了以后,任务卡上冒出一串蓝色的光圈,还伴有效果音,这是什么意思呢?这表示,由于此角色的卡片效果,在此角色进入到场地里时,引起了场地里其他某个已出角色的攻击力或兵力或建设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总攻击力或总兵力或总建设力发生了变化,这样的情况就会冒出光圈。举个例子,2代主人公的卡片效果是场地里“新”阵营的角色攻+1,而场地里正好有“新”阵营的那那美(ナナミ),原本那那美的攻击力是3,现在2代主人公一出,那那美的攻击力自然要加1,从而导致那那美所在一方目前的总攻击力值上升1,于是便会出现光圈;再比如,场地里已出的希特(シード)的兵力是1500,此时敌我某一方出古尔刚(クルガン)卡,而希特卡的卡片效果便是场地里有古尔刚的话攻+1、兵+500,于是古尔刚的出战自然使得希特的兵力又增加了500,于是又会出现光圈。
作者: 来源: 编辑: |